马关条约的规定 马关条约规定什么? 马关条约的规定是什么
《马关条约》是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核心条款深刻改变了东亚格局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根据多份历史资料,条约主要规定如下:
一、领土割让
- 朝鲜独立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质上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默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 割让中国领土
- 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等战略要地(后因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
- 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涵盖*等岛屿;
- 澎湖列岛:以经纬度明确划界。
二、巨额赔款
- 军费赔偿:清政府向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分八次在七年内付清,首期需在条约批准后六个月内支付5000万两;
- 赎辽费:因三国干涉,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后,清政府另支付3000万两白银;
- 威海卫驻军费:日军暂驻威海卫期间,清政府每年支付50万两白银直至赔款付清。
三、通商特权与经济侵略
- 开放通商口岸
新增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船只驶入内河并设立领事馆[]。 - 设厂权与免税特权
-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征一切杂税;
- 机器进口自在,享有在内地设栈寄存货物的便利。
四、其他条款
- 战俘与间谍处理:双方交换战俘,但清政府需赦免为日军效力的汉奸和间谍;
- 最惠国待遇:日本在华享有与其他列强同等的特权。
历史影响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广、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一个。它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如俄国强租旅顺、德国侵占胶州湾等)。同时,日本借此跻身列强,加速军国主义扩张,为后续侵华战争埋下伏笔[]。条约的签订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推动了中国维新变法与民主革命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