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索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格觉悟。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进步,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灵魂情形与综合素质。
二、怎样评价 2017 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
总评:精妙与遗憾并存
还是简单地重温一遍题目吧: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下面内容为2017年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高考作文题: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秀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深入了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窃以为,这道题至少有三个让人称道之处:
一、借鉴了国外的作文考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
比如曾引起了国人热烈的讨论的2014年新加坡A-Level考试作文题目:
1.“传统婚姻是个过时的概念”,你多大程度认可这个见解2.在效益不佳时,公司应该多大程度限制员工的权利3.运动赌博破坏了体育灵魂应该被禁止,你认为现实度有几许4.讨论下面内容见解: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有可利用资源都应该开发到极点5.“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文化和艺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你认同吗?6.大众关注他国新闻事件而不关注本国事件,这种行为有多大意义7.在经济窘境下,一个民族还应该向其他民族提供经济和物质援助吗?8.电影不仅提供给大众逃离现实的机会,对吗?9.在何情况下,对科技进步的管制有理可循?10.讨论:得偿所愿才是王道11.在现代社会,武器与武装力量应保留到何者程度合适?12.讨论:某些职业更适合某特点别而不适合另一个。
相比以往哀鸿遍野的审题,至少今年的题目,任务极其明确,没有任何难度。
时光荏苒,大众似乎淡忘了曾经被高考审题支配的恐惧。
比如,下面这道仅能算中档的审题。
2014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立起来之后,这个全球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索?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再对比一下同一年的法国题目,你就能看到区别:
2014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文科考生试题 / Série L (littéraire)(三选一)1. 艺术作品能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领会力吗?2. 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高兴而穷尽一切手段?3. 阐释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72年著作《客观聪明:一个进化论的研究’里面的选段。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 Série ES (économique et social)(三选一)1.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在?2. 何故人需要寻求认识自己?3. 阐释政治学说家汉娜.阿伦特1958年著作《人的境况’里面的选段。理科考生试题/ Série S (scientifique)(三选一)1. 人活着是为了高兴吗?2. 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3. 阐释笛卡尔1628年著作《指导心智的制度’里面的选段。
也许你会说,何故差别会如此之大。先不急着把脏水都往教育上泼,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切都有着深刻的经济逻辑,最简单的就是高考改卷。
作文改卷的难度和强度超乎各位的想象。一位老师有一分钟改卷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各位不妨自己深入到一线当中找找感觉。拿300份作文,规定在5个小时改完,接着重复几天,你的审美会麻木,最终那些结构清晰地、卷面比较整洁的作文往往会拿到高分。而且语文改作文的总是最终一个走的,住的条件不尽相同,但普遍都不佳。也就是说,大众把一线语文老师当做超级苦力来使用,并指望他们同时能迸发出超强的审美能力,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正由于只有1分钟,因此就得有一个快速的区分标准,审题是最方便的技巧。一般来说,改作文的时候就是按审题分为一类文、二类文这样子。接着按照卷面、语言在5分左右波动,言简意赅,特别适合机械化重复劳作。然而后果也极其恶劣,这就逼迫高中语文老师花费太多时刻在审题、结构上,而不是在阅读、思辨方面下文章。
怎样改?老师不是机器,你得给她足够的时刻和空间去对考生的文章细细咀嚼。我个人非常不成熟的见解,就是延长阅卷时刻,我认为5分钟左右可能较好,这样老师可以耐心琢磨,含英咀华,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但由此可见投入五倍的人力以及多倍的经济成本,其实估计也不多,然而没人肯出这点钱。
虽然我不知道最终的具体改卷标准(每个省不尽相同),然而既然敢于将审题的难度降到这样的水平,也就意味着会在内容、逻辑思索、语言等方面更加慎重,无论怎样,也一个好的开始吧。
二、以试题逆推高中的语文作文教学。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些写出真正有聪明有内涵有强大吸引力的文章,往往不是老师能通过“套路”讲出来的,而是引导他们读书、观察、思索出来的。但如果是以前侧重于审题的考法,那么讲解审题的技巧、结构基本也能拿个还过得去的分数。不过从今年来看,这种教学技巧至少不再是未来的完全重点,需要老师好好思索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多引导学生做专题性阅读、多写时评和多开展有思辨性的讨论课。
不管怎样样,何者层次的学校、老师或者学生,每周看看《新闻周刊》、订一俩份有想法有深度报纸杂志、每周给一节课学生阅读总是能做到的吧。当然,究竟能做到多好,真的得看每个学校老师的水平了。
其实全国卷的题目还是比较创新、先进的,逆推教学的情况也是数见不鲜。比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1卷的文学类文本《古渡头》的第三题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试题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诚恳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每答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这道题,除了老生常谈耳朵生茧的小说三要素之外,还融入了叙事学、读者接受美学等较为先进的文本解读技巧,终于有点摆脱横行教材50年的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味道。至于说能不能对高考的作文教学有较大的改观,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三、回到议论文最核心的物品:逻辑思索。
议论文的难题,往往是逻辑思索的难题。以这道题为例子,这就需要做概念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价格分析以及辩证分析等等。
遗憾:希望最终不会演变成一道封闭性的议论文题目。
我习性将议论文题目分为开放性的议论文题目以及封闭性议论文题目,而我更倾向于前者。议论文既然有议论二字,是有较大的矛盾和争议性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个全球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相反很多难题都没有完全的标准或者答案,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去反思自己,超越自己。
比如说“中学生要不要穿校服”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自在发挥。而“怎样尊重传统文化”则一个封闭型的题目,让考生不敢过多的去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以免被认为“偏离出题者的情感倾向。”这道题会不会演变成“谁能用最美的语言将关键词串联起来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美好的一面”,让我踌躇顾虑。这样一来似乎又变成了谁能把这些概念识记下来的背诵游戏,真的能体现议论文的真谛吗?还是又滑向命题作文?如果文章通过辩证思索落脚点在中国的不好处,是否就是偏离题意?各位可以拭目以待。
相关回答:
有哪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经典好书? – 知乎
你有哪些给高中生推荐的书单? – 知乎《故乡》的叙事时刻与叙事呈现特点分析 – 知乎专栏
三、2017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题?
下文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作文题目:
全国一:外国友人想了解中国,请从题目所给的关键词中挑选三个写一篇文章。关键词有:共享单车 京剧 中华美食 城市环境 长城等。
高考全国I卷试题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
四、2021英语全国一卷作文首句?
youth and me,写的是我和一个英文报社的故事。
五、2021全国一卷英语作文真题?
据悉,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英语作文有两篇:
第一篇为英语报刊,写学校十周年英语报刊,题目是Youth and me ;
第二篇为读后续写,母亲节两个小孩给妈妈做饭。
六、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
简介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一卷是中国高考中的一种考试卷,主要用于评估学生对英语聪明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全国一卷是他们展示自己在英语方面的能力的机会。通过对这份考试卷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题型的特点和要求,为备战高考提供有针对性的进修和准备。
考试结构
全国一卷英语考试主要包括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四个部分。
听力
听力部分是全国一卷中最先进行的部分,考察学生的听力领会能力。考试内容通常包括听力短文、对话、新闻等。考生需要通过听力材料,回答与所听内容相关的难题。听力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领会程度,还考察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快速反应能力。
阅读
阅读部分是全国一卷中的核心部分其中一个,通过阅读一系列文章和短文来考察学生的阅读领会能力。考试材料涵盖各种题材,包括新闻报道、科学文章、社会难题等。阅读材料通常涉及到不同的难度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匹配题等。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难题。
语法
语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英语语法聪明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包括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子衔接等。考生需要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等形式,正确地运用语法制度,完成句子或补全对话。语法部分对于考生的语言基础和逻辑思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语法聪明和逻辑推理能力。
写作
写作是全国一卷中最终一个部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考试内容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提示,完成一篇短文或作文。写作部分涉及到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要求。考生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合理的组织和连接各段落。
备考建议
备战2017年全国一卷英语考试,下面内容是一些备考建议,供考生参考:
- 听力:刷听力材料,进步听力领会能力。多听各类型的听力材料,包括对话、新闻、演讲等,培养对不同口音和语速的适应力。注意听力技巧的训练,例如抓关键词、预测答案等。
- 阅读:多读英语原版的文章,进步阅读速度和领会能力。注重积累词汇,了解常见的词汇和短语搭配。学会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关键信息,解答难题。
- 语法:体系进修英语语法聪明,领会各类语法制度的用法和影响。通过做题和练习,加深对语法聪明的领会和运用。多读英语文章,注意观察和归纳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
- 写作:多写英语作文,增加写作操作经验。注意培养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索能力。关注文章结构和段落组织,注重词汇和句式的变化和多样化。
综合来说,备战2017年全国一卷英语考试需要考生在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体系的进修和大量的练习,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七、2020英语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首句?
There are many admirable people around us, such as our parents, teachers, polices and so on. But the people I admire most are cleaners. Cleaners work hard silently very day to keep our city clean and beautiful. They get up early in host summer or cold winter when we are sleeping. They don’t work for themselves only, but for us, for our city. Sometimes, we think they are dirty and we don’t want to close to them. It’s not right. They clean our environment by their hard work.
八、英语作文怎样20+(全国一卷,满分25)?
刚刚又看了一下,发现比较大的难题是有些表达不太地道(把下面提到的部分难题包括在内了)。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做到表达地道挺不容易的(实话说答主就没真正做到过,多几许少会有一点汉式英语),需要把思索方式转变一下,转变过来会有质的提升。因此多看一些地道的英语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做题做完了可以再把文章拿出来读一读,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有些真的写得很精妙,简单明了还用了很多高质量词汇)
还有就是作文进步确实是个慢工夫,不要太焦虑,有觉悟地在这方面努力就好了,积累多了就会有明显进步了。以及。。。可以了解一下高考改卷情况,不同的省份标准是不一样的。以山东省为例,书写只占锦上添花的一两分,不影响阅读即可,内容是最重要的(曾经有老师参与过高考阅卷,据说遇到过一篇高分作文(23.24分那种)不是大家公认的那种好卷面,也有涂抹,然而内容非常精妙)。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老师提供的消息,具体要求和细节就不得而知了。然而我们高一高二和高三大部分时刻英语作文主要是看卷面给分的,这就与高考标准相违背了(高三下学期大家的卷面普遍挺好了就开始照顾内容了),而且老师比较仁慈不忍心扣太多分。因此平时成绩跟高考可能是不一样的,还是要了解清楚。
——分——割——线——
卷面略微差一点,字母要标齐,建议严格规范一下各个字母的写法,很多都写得不到位。另外,字的大致可以再微调一下,太大、太挤了看着会有点不舒服。衡水体虽然好用然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一下。
内容方面,一是有一些低级错误,这个是必须要避免的,宁愿内容次一点也不要有特别明显的低级错误。二是文章看起来有些不天然,虽然有一些高质量词汇和表达方式,然而看起来更像是为了用而用,并非服务于文章整体。题目要求是给朋友写信,把自己代入到情景中,高质量词汇和表达用在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活动的介绍)更合适,其余部分(比如第一段)偏向于朋友之间的正常对话,应该以平白简练为主(不是说提倡用大白话,而是少用书面语,多改进表达方式如使用从句或独特结构等)三是一些表达不够简练,可以再精简些。有时候很长一句话可以用一个小句式代替,有的句子里也有多余的词,这个需要平时多积累。
建议题主多留意正宗一点的英语文章,比如平时做的阅读、作文范文,多积累语法和表达方式,再每天花一点点时刻练一下书写,20+应该很轻松。
个人感觉高考给分还可以。答主高三作文日常20+(21-23),考试一般会花半个小时甚至更多,10分钟打草十几分钟到二特别钟抄完,几乎没有语法错误+字体工整零涂抹+部分高质量表达。高考的时候(19年全国一卷)完型浪费时刻太多了,最终就剩二特别钟没打完草就匆忙往答题卡上写,字比平时潦草还涂抹了不下三处,内容也没平时好(时刻紧张来不及思索更好的表达因此没写出来亮点),打铃前半分钟写完的(写完刚喘口气就要收卷了,当时手都在颤抖),最终作文给了20。
九、2017高考全国一卷难度?
2017高考全国一卷的难度比较难。2017年高考虽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然而我记得当年高考全国一卷省份的本科分数线都是比较低的,很多省的一本线都是不到500分的,这可以看出当年全国一卷的题目难度是比较难的,很多考生都是难以考到比较高的分数。
十、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难度?
全国一卷是全国卷中最难的,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也大多没有全国一卷难,小编认为啊,全国一卷难度在所有不同试卷中完全能排前三,高考大省均用全国一卷,如果用全国二卷、三卷区分度不好,记得好像是2007年,某高考大省用的虽然是全国一卷,然而当年试题稍微容易,差不多相当于正常年份全国二卷难度多一点,当年一本线差点破六百,想想吧,如果高考大省用二卷、三卷,他们一本线很容易突破六百,这样不利于区分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