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原文及翻译:一首描绘乡村傍晚的经典诗作

《村晚》原文赏析:一幅生动的乡村傍晚图

《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四句诗就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傍晚景象。这首诗以其清新天然的风格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描写乡村生活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先来看看《村晚》的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第一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池塘边青草茂盛,池水几乎要溢出堤岸。”山衔落日浸寒漪”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山峰仿佛”衔”着落日,倒影浸在微凉的水波中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满”和”衔”两个动词,赋予了天然景物以生活力和动感。

《村晚》白话翻译: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美

为了让现代读者更好地领会《村晚》这首诗,我们提供下面内容白话翻译: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水高涨几乎漫过堤岸。

远处的山峰仿佛含着将要落下的太阳,倒影浸在泛起寒意的水波中。

放牧的孩童横坐在牛背上往家走,

随心所欲地吹着没有固定曲调的短笛。”

这首诗的翻译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画面感,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想象出那个宁静的乡村傍晚。牧童横坐牛背、信口吹笛的场景尤其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村晚》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村晚》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特色。诗人运用了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地直接描绘所见景象,却能达到”诗中有画”的效果。诗中”衔”字的运用尤为精妙,将静止的山峰拟人化,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天然美景的赞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哲理,有的只是对平凡生活的诚实记录和深情凝视。正是这种质朴的情感,让《村晚》历经数百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

为什么《村晚》能成为经典?

你可能要问:这样一首简单的小诗,为什么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关键在于它捕捉到了乡村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并通过精准的语言将其永恒化。诗中那个吹着不成调笛子的牧童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乡村童年的经典符号。

《村晚》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它的普遍性。即使时代变迁,大众对宁静乡村、美好傍晚的向往从未改变。这首诗就像一扇穿越时空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场景,感受那份亘古不变的田园诗意。

读完《村晚》原文及翻译,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记忆中的某个乡村傍晚?这首诗的魅力,正在于它能唤起每个人心中对简单生活的美好回忆。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